Susan k. Chen Memorial Foundation for Music Education

【音樂會分享】小號與管風琴・璀璨相遇於屏東

這次非常榮幸能受到屏東演藝廳與財團法人陳郭淑真發展音樂教育基金會的邀請,於11月13日晚上,由我與小號演奏家陳長伯先生於屏東演藝廳共同演出。

管風琴與小號的搭配,在歐洲十分常見,兩個樂器除了在演奏上有其共通性,所能搭配的音響性也頗具挑戰與樂趣,去年十月於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後,引起樂迷許多的好評與迴響,我們非常期待,能在屏東演藝廳再次將小號與管風琴的曲目帶給大家。

小號與管風琴的曲目中,以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為經典,這次我們選了技巧難度非常高的巴赫的D大調小號協奏曲,作品972。

這個作品是巴赫改編自韋瓦第(A.Vivaldi,1678-1741) 小提琴協奏曲的作品,創作於1713年到1714年間。巴洛克時期流行的義大利協奏曲,包含了快-慢-快三個樂章,是大協奏曲的風格(Concerto grosso)。大協奏曲包含了一組獨奏團(solo)及另一組合奏團(Tutti,同常是弦樂合奏),兩組樂器時而合作,時而相互對抗。

我個人非常喜愛這部改編作品,管風琴所擔任的樂團角色與獨奏的小號以應答的方式輪流出現,演奏者需要高難度的技巧來表現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外,也讓聽眾感受兩個樂器的獨特性與魅力。

呼應巴赫的D大調小號協奏曲,我選了巴赫原創管風琴作品中的經典,作品編號564,C大調觸技曲、慢板與賦格。這是一首風格富麗堂皇、結構平衡而雄偉的作品,是巴赫早年於威瑪時期(1710-1717)所創作的樂曲,受到義大利協奏曲形式及風格的影響,採快、慢、快三個樂章的形式。

這首曲目是認識管風琴音樂、構造以及演奏技巧的最好範例。

一開始的手鍵盤獨奏與腳鍵盤獨奏演奏完,緊接著是使用前面腳鍵盤獨奏動機來發展的總奏(tutti)對位聲部樂段。協奏曲的競奏與追逐風格充分展現,華麗且充滿活力。
開頭樂段的幾處休止符,餘音迴盪在空中,沒有標準答案的演奏時間差,演奏時需掌握每台琴的特色與培養對空間與音響的敏感。也讓我聯想到巴赫D小調觸技曲,作品編號565的著名開頭樂段,巴赫在作曲中一定兼具著測試管風琴性能的目的性。尤其第二樂章,也寫作使用兩層鍵盤來演奏,以腳鍵盤如數字低音功能般地唱和著。

光明燦爛且華麗的第一樂章中不斷出現的上行附點音型,象徵耶穌復活的榮耀。在我的樂譜上,為每一個樂章的開頭都用筆寫下了我的理解:分別是「復活」「受難」與「喜樂-榮耀的盼望。」
邀請您一同來聆賞。

文 /管風琴家余曉怡

巴赫D大調小號協奏曲,作品972,第三樂章

巴赫C大調觸技曲、慢板與賦格,作品編號564

▶ 購票請上兩廳院購票系統:https://reurl.cc/GrQ7KG
▶ 詳情參考 屏東演藝廳Pingtu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