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在歐美電影史中從法國盧米埃兄弟1895年首度放映電影,一直到1927年第一部聲畫同步歌舞電影“爵士歌手”(Jazz Singer)的出版,有著三十二年的發展期。默片的另一個名稱也就是所謂的“無聲電影”,但無聲電影不是真的“無聲”,整部電影都能聽得到音樂的伴奏。這從無聲電影至有聲電影的發展過程中隱喻著電影拍攝及錄音技術的進步及演變,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電影音樂的發展過程也為二十世紀音樂史寫下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談到在電影院中設置管風琴,成為默片電影配樂的主要樂器,在1910至1925年間,它是歐洲電影院的主要設備,所謂的“電影院的管風琴”。 當初管風琴進駐電影院有好幾個主要的原因,此時管風琴的製造由於電的發明及利用風力傳送控制閥門開啟而達到省力效果機械原理的革新,管風琴的演奏台並不需配合音栓的裝設位置,所以可以在電影院自由安裝,不受空間的限制。管風琴最重要就是可模仿不同樂器接近樂團的音響,而且一個樂器可提供很多聲效可能性;電影院的管風琴常有特殊裝置:如打擊樂器、木琴、鐵琴等,具特殊效果的電話鈴聲、火車鳴笛聲、鐘聲;才能迎合劇情所需來配樂或製造聲效。管風琴的演奏台通常是彎成馬蹄形狀,並且加上很多裝飾;音栓也是通過類似電燈開關的按鍵來控制的。馬蹄形的管風琴演奏台同時縮短了演奏者控制音栓鍵的距離;電影院管風琴通常以基音音栓為主,泛音音栓較少,電影院管風琴的音栓按鍵通常也是彩色的:白色的是笛管音栓,紅色的是簧管音栓,黃色是會發出顫音的笛管音栓,黑色是連結鍵盤及踏板的輔助控鍵。音栓排列的順序是以踏板音栓居最左,低音到高音的音栓也是由左到右排列的,舉例來說就是:16’ 8’ 4’ 2 2/3’ 2’ 1 3/5’,有助於管風琴演奏者馬上能對音栓裝置一目瞭然,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音栓來運用。
很多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管風琴家給默片的配樂都是即興演奏的成果;其實這是不全然正確的,所有經過有規模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影片,都附帶著總譜及之前提過的音樂提示表 (Cue Sheets),音樂提示表提示在什麼場景,用哪一首曲子;默片電影配樂的安排也屬於製片公司影片出品整體計劃中的重要一環,即興配樂只用在喜劇片裡。當時常被用來當配樂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出於古典作曲名家之作品:如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葛利格Edvard Grieg,李斯特Franz Liszt,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威爾第Giuseppe Verdi,華格納Richard Wagner;美國1890年以Scott Joplin帶領的切分散拍Ragtime風格,進行曲與美國民謠風也被引入默片的配樂中。1920至1927年間知名的作曲家如聖桑 Charles-Camille Saint-Saëns,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薩提Erik Satie,米堯Darius Milhaud,麥塞Edmund Meisel,奧內格Arthur Honegger等都曾受邀為默片寫電影音樂。作曲家特地為電影寫配樂,提高了電影音樂的藝術水準,默片電影的配樂傳達影片中的情緒如喜悅,緊張,恐懼,憂傷,讓影片更能有聲有色地呈現給觀眾。當默片在電影院或遊樂場放映時,贏得了更多的觀眾來共襄盛舉,讓電影更普及化。無聲電影剛進入有聲電影的階段,音樂劇或喜歌劇很長一段時間變成很受喜愛的體裁。藉由電影的發展,結合了各項藝術:戲劇,美術,服裝,音樂等;電影傳達的感動,認知是這麼地直接,影響力如此地廣又深,之後整個二十世紀,甚至到今天二十一世紀,電影的世界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能欠缺的一部分。
(撰稿人: 吳宜庭- 旅奧管風琴,大鍵琴及鋼琴演奏家,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 學演奏及教育系第一獎畢業,1999年奧地利教育部頒發最高音樂藝術成就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