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首次來臺的德國管風琴泰斗盧曼教授將於2024年四月底、五月初再度來到台灣——他將帶來兩場截然不同的音樂會及一場大師班。台灣具備管風琴的音樂廳(臺北國家音樂廳,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及屏東演藝廳),他這次都會帶我們親身去體驗。
臺北國家音樂廳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這兩台管風琴稱得上是亞洲之最,臺北國家音樂廳的Flentrop 管風琴當年裝設時是亞洲最大的管風琴,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Klais管風琴目前是亞洲最大的管風琴。在台灣西方音樂的發展上,到目前爲止,和管風琴音樂並沒有很大的交集;管風琴對我們來説算是新興樂器,但是既然我們有好的樂器,台灣的聽衆也應該要有機會,進一步來認識及瞭解管風琴的音樂。
「Orgelkids Taiwan」的蔡純慧老師正因爲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屢次力邀歐洲優秀、頂尖的管風琴演奏家來到台灣,讓我們聽到真正管風琴音樂的語法及風格。以筆者33年在歐洲管風琴界的生活及工作經驗:盧曼教授不只是名氣、實力可稱爲德國管風琴界的泰斗,他不只是管風琴演奏家,也稱得上是一流的音樂學者;在歐洲對管風琴家的期待,不是只局限在演奏的技巧及表達上,管風琴家必須還要具備知識淵博、理論背景雄厚的條件,這樣才能得到敬重,而盧曼正是這樣的一位管風琴家。這次盧曼教授再度來台,為了南北兩廳這兩台不同的琴,將帶來兩場不同風格的經典曲目,絕對是難得的機會,不可錯失。愛好管風琴的樂友們,真的值得南北兩場都聽。
我在查閲盧曼教授年度音樂會節目單時發現,他在考慮音樂會曲目前一定以琴的特質為第一考量:管風琴樂器本身的獨特性很强,每台琴都有個別差異,同種音栓來自不同琴師之手,所出現的音色也不同。【並不是所有的曲子都適合在任何一台管風琴上演奏】—— 盧曼教授在這方面是很堅持的,那種一套曲目巡迴演出三十場的情況不可能在他身上發生。這也是為什麽他堅持在他執教的斯圖加特音樂學院裝設那麽多不同歷史琴的原因——讓演奏者能盡量回到音樂創作的原點,來領會作曲家當時創作的音響感覺,進而理解作曲家藉由音樂作品想要釋放出的意念。
管風琴音樂的發展和樂器本身的機械原理及音栓配置特色有著密切的關係,管風琴音色的可能性促使作曲家得到靈感進而創作管風琴曲。管風琴是教堂的樂器,它的雄偉碩大代表著上帝無以倫比的神聖力量,所以它的音樂和西方天主教、基督教在教堂儀式中的需要有著莫大的關係,它基本上不是娛樂性的樂器。
在過去的年代,作曲家創作作品都因其需要性,現在我們能尋到他們所留下的音樂軌跡,大部分來自教堂及宮廷;民間世俗音樂的記載比較不完整,主要是因爲那種隨性“玩玩“、比較即興性質的音樂,很多都在實務操作下流傳,沒有那麽多記錄下來的音樂,但並不表示在那個時代他們的音樂不流行。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之後,歐洲宮廷沒落、市民擡頭,一般的市民才獲得機會能和宮廷貴族一樣享受音樂會。十九世紀以後音樂廳廣建,對宗教的尊崇也讓他們將管風琴這富有宗教使命的樂器搬進了音樂演奏廳,所以今天我們才能夠在很多音樂廳中看到管風琴這樂器。
臺北國家音樂廳的Flentrop 管風琴是純機械式的,所以演奏台是直接和琴身連結的。以這台琴的大小還有琴管排列的距離,對演奏者來説,觸鍵時是比較費力的,尤其連軸時彈起來更吃力。但在純機械式的管風琴上演奏,更能感受到觸鍵上細微的差距,在音樂上能有更具層次性的表達。在臺北的這場音樂會——盧曼教授將帶來全場的巴赫經典名作,因爲這台琴的音栓設計也是以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音響為理念,加上琴是純機械式的,更能把觸鍵及分句的差異性做得更清楚,非常適合演奏巴赫的管風琴作品。巴赫的管風琴作品是每位學習管風琴者必彈之作,記得還在維也納國立音大就讀管風琴演奏系時,畢業考試時要求要彈巴赫不同曲式的管風琴作品——自由曲式(如:幻想曲、前奏曲或觸技曲與賦格)、不同手法處理的聖詠曲調變奏,聖詠前奏曲,三重奏鳴曲, 協奏曲等等。巴赫的作品在畢業考曲目中佔的比例很高,不僅是數量還有種類,需時至少一個半小時。盧曼教授將在這場音樂會中帶來全場巴赫,也是台灣在國家音樂廳第一次全場只有巴赫作品的管風琴之夜,他也將帶來巴赫不同曲式的作品,要瞭解巴赫的鍵盤音樂,千萬不能錯過這場音樂會。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Klais管風琴,其實是兩台琴, 一臺是交響樂風的管風琴 (Symphonic Organ),另一臺是規模比較小的古典式的琴 (Classic Organ)。這臺被稱爲古典式的管風琴其實是一台德式巴洛克音栓配置的琴,他有兩個鍵盤、25個音栓,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德國巴洛克的管風琴特色就是每一組鍵盤都有自己獨立的音響個體,他們不一定要相互配合使用。盧曼教授將在這台琴的機械式琴座上以兩首巴赫的作品做開場。在另一台交響樂風的管風琴上,他首先會在機械式的琴座上演奏舒曼的賦格曲,因爲在機械式的管風琴上可以將賦格曲各聲部的綫條性展現得更完美。這種大型的琴,每一組鍵盤的音栓配置都有自己的特質,譬如説:主鍵盤上可以發出最震撼的音響强度,獨奏鍵盤上只有不同的獨奏音栓以供選擇,副鍵盤上的強度最高級會次於主鍵盤。浪漫時期的管風琴比較巴洛克的管風琴,在音栓配置的力度上比較有層次感。交響樂風的管風琴,以十九世紀的交響樂團音響為音栓配置的主概念,有較多的基音音栓及管樂器獨奏音栓供選擇,和汎音及混合音栓搭配使用,豐富了浪漫時期音樂多色彩變化的可能性。下半場他將以李斯特的作品為主,首先是李斯特改編自華格納歌劇“唐懷瑟“的選曲,然後是李斯特為管風琴而作長達將近30分鐘的聖詠幻想曲。這兩首曲子盧曼教授將會在舞臺上的移動琴座上演奏。
這兩場管風琴音樂會真的非常值得推薦,藉由盧曼教授以琴爲主的選曲方式,讓我們更能瞭解台灣這兩臺樂器的特色及風格。我們台灣有好的管風琴、好的場地,感謝蔡老師的努力,也感謝盧曼教授願意再度來臺,更需要的是您的支持,期待大家來共享這場音樂盛宴!
文:吳宜庭 (旅奧管風琴家,Orgelkids Taiwan 藝術總監)
🔺 售票連結:
🎉【專屬表演藝術青年席位】|本場音樂會適用「青年席位五折自由座」❗
🎉 衛武營/國家音樂廳音樂會
https://bit.ly/3v18aQL
🎉 大師班旁聽卷
http://bit.ly/3RfbTSh
🎉 演出時間與演出地點:
2024年4月26日(五)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璀璨浪漫德意志 Pearls from Romantic Germany and Father Bach》
2024年4月27日(六)屏東演藝廳《管風琴大師班》
2024年5月3日(五)台北國家音樂廳《全盛巴赫禮讚Bach’s Greatest Hits》